百歲人瑞這3個指數 都有共通點

 

百歲人瑞這3個指數 都有共通點

 中時新聞網  張威翔




一項瑞士的新研究發現,活到100歲的人通常在肌酸酐(Creatinine)、葡萄糖和尿酸的指數方面比較低。(示意圖 Shutter Stock)

有些人能夠活過百歲,其中的秘密可能隱藏在百歲人瑞的新陳代謝狀況中,而且是在早年期間就已經確立了,一項瑞士的新研究發現,活到100歲的人通常在肌酸酐(Creatinine)、葡萄糖和尿酸的指數方面比較低,但也不是說特別低,這3個指數又跟腎臟有很大的關係。

據《今日醫學》(MNT)14日報導,一項新研究調查了活過百歲以上的人身上可能獨特的特點。該研究團隊在尋找在極高齡之前身體功能上的差異,這些差異可能擴展我們對老化和長壽的理解。研究人員還發現,百歲人小的新陳代謝概況早在他們高齡的數十年前已經確立。

這是首個針對個研究,比較了早期生命階段測量的血液生物標記,對比最終活到百歲以上的人和其他人之間的差異。

研究發現,總的來說,百歲老人的葡萄糖、肌酸酐和尿酸水平很可能較低於其他人。百歲人瑞和其他人之間的數值最最大的差異在於,他們的數值範圍不會特別低或特別高,而是維持在中間值。

耶魯大學內分泌學瑟利博士(Dr. Mireille Serlie)表示,肌酸酐,依賴於腎功能和肌肉質量。而生活方式又與腎功能有關,包括鈉攝取、高血壓、肥胖、高血糖、心臟功能等。

「因此,這個群體中腎功能較高可能反映了更健康的整體生活方式和飲食。對葡萄糖也是如此。」較低的尿酸水平表明,百歲人瑞沒有腎結石、腎臟疾病或痛風的問題。

文章來源:People who live to 100 have these things in common, blood test shows


一 Creatinine 肌酸酐

臨床意義/實驗室解釋

一、肌酸酐是由一個肌酸脫水合成的代謝產物,係由腎臟的腎絲球過濾排出,不再受腎小管再吸收及飲食影響,為優於尿素氮測定腎功能的指標。測定血清及尿液肌酸酐可算出肌酸酐排清(creatinine clearance)並算出腎絲球濾速率(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,GFR)。血中肌酸酐不受飲食及生活條件的影響;肌酸酐的排泄量與體重成正比,但不受飲食影響。肌酸酐增加於腎機能不全、尿路阻塞和甲腺高能症等。減少較無意義,而在肌肉萎縮症會減少。
二、eGFR(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):估算的腎絲球過濾率
eGFR (MDRD)公式:
男性:175×(血清肌酸酐)-1.154×(年齡)-0.203
女性:175×(血清肌酸酐)-1.154×(年齡)-0.203×0.742
說明:
1.eGFR小於 60 mL/min/1.73 m2 與病人真正GFR較接近 ;大於60 mL/min/1.73 m2 與真正GFR誤差較大。本公式不適用於小於18歲、大於75歲、懷孕婦女嚴重疾病、體格魁梧者。
2.腎功能正常:eGFR≧60 mL/min/1.73 m2且無影像或切片異常或蛋白尿、血尿等腎臟損傷狀況。
3.eGFR可作為慢性腎臟病(Chronic Kidney Disease,CKD)分期:

StageGFR描述1≧90腎功能正常,但出現蛋白尿、血尿260~89輕微腎衰竭且出現蛋白尿、血尿330~59中度腎衰竭415~29重度腎衰竭5<15

 對正常成人來說,每日產生肌酸酐的量是恆定的,而且肌酸酐的產生量與肌肉量成正比,因此一般男性的數值比女性高一點。經常鍛鍊肌肉者和非素食者的數值也較高[1]。

肌酸酐的產生量一定,且僅有微量的肌酸酐會被腎小管再吸收。它的排泄量反映血液中的肌酸酐含量和腎小球的過濾速率,也就是腎臟的機能。當腎發生嚴重病變時,肌酸酐排泄受阻,血液中肌酸酐含量升高。血液中肌酸酐的測定,可以知道腎功能是否有嚴重障礙,肌酸酐的值越高,腎臟的障礙越大;但是血液肌酸酐只有在腎臟有嚴重障礙時才會大幅提高,不能作為早期腎臟病的指標。一般正常值為:男性 0.7~1.2 mg/dL(60~110 μmol/L),女性 0.5~1.0 mg/dL(45~90 μmol/L),五歲以下 0.3~0.5mg/dl,貓 <1.6 mg/dL(<140 μmol/L)。
二 Glucose ( AC ) 葡萄糖
  1. 血糖正常進展至糖尿病前期或甚至糖尿病,其致病機轉可能有(1)胰島素阻抗性、(2)胰島素分泌有缺陷,及(3)醣質新生作用增加有關。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包括了空腹血糖(fasting plasma glucose >= 126 mg/dL),在口服75 g葡萄糖2h glucose >= 200 mg/dL或隨機時間血糖高於 200 mg/dL。
    增加:糖尿病、慢性胰臟炎、Cushing氏症候群等。
    降低:胰臟腺腫、肝病、腦下垂體低下症、副腎皮質低下、中樞神經疾患等。
  2. 因血球會分解葡萄糖,全血在室溫中,葡萄糖濃度每小時會降低7 ~ 10%,故取得檢體後應儘速送檢,以防數值偽性降低。資料來源:臨床生化學,何敏夫,合記圖書出版社/中華民國糖尿病協會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1
  3. 參考值:

    Glucose

    70 - 140 mg/dL

    Glucose ( AC )

    70 - 100 mg/dL

    Glucose ( PC )

    70 - 140 mg/dL

  4. 臨床決測值:
    (1)糖化血色素 ≥6.5%
    (2)空腹血漿葡萄糖≥126 / mg /dL
    (3)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第 2小時血漿葡萄糖 ≥200 mg/dL
    (4)高血糖症狀(包括多尿、頻渴和體重減輕)且隨機血漿葡萄糖 ≥200 mg/D

三 尿酸

Uric acid 尿酸

正常人尿酸值應該要低於7.0 mg/dL。血液中的尿酸如果過高,將會形成結晶,這可能導致痛風,痛風會造成關節腫脹發炎,嚴重起來更會引發腎臟、尿路(輸尿管、膀胱、尿道)結石、甚至需要洗腎的併發症,更可能衍伸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中風的心血管疾病。所以為了進行診斷,就必須測量血液中的尿酸值。當尿酸值超過基準上限,結晶就會開始形成,基準上限代表尿酸在血液中達到飽和狀態的數值。尿酸結晶會在關節、腎臟、尿路等部位沉積。這就是痛風和腎臟、尿路結石所引起的現象。

尿酸是肝臟生成的一種代謝物,它是由食物攝取的外源性嘌呤(普林),或是DNA、RNA等核酸分解產生的內源性嘌呤所代謝而成。聽到嘌呤可能會讓很多人聯想到負面形象,但實際上,這是存在於所有生物細胞中的物質。它是細胞內核酸的主要組成部分,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之一。根據研究,體內尿酸的產生大約有1/3是來自飲食,2/3是來自身體內細胞新陳代謝產生。嘌呤經過肝臟代謝後,正常人每日尿酸約2/3是由腎臟經過尿液所排出,1/3由腸道細菌分解隨糞便排出體外。

尿酸值過高很可能是遺傳因素,但僅僅有這種體質並不意味著尿酸值一定會過高。而是吃太多高嘌呤(普林)的食物、高熱量、高(果)糖飲食、肥胖、飲酒、過度壓力累積等都可能成為引發尿酸過高的觸發因素,嚴重下去就可能導致疾病。此外,腎臟和血液相關疾病也可能成為導致高尿酸值的原因之一。


量血液3 mL/尿液3 mL
參考值B:<7, 
U:250~750

尿酸檢查是空腹抽血檢驗尿酸(Uric acid,UA)濃度,正常參考值
男性3.0~7.0mg/dl、女性2.5~6.5mg/dl;如果男性在7.0mg/dl以上,女性6.0mg/dl以上就算高尿酸血症,高尿酸血症患者將來有1/10的人會發展成痛風。

臨床意義

血清上升 :

1. 痛風、腎衰竭、白血病、多發性骨髓瘤、紅血球過多症、淋巴瘤、散佈性贅瘤、妊娠毒血症、乾癬、醣原質症第一型、Lesch-Nyhan syndrome、唐氏症、多囊性腎病變、慢性鉛腎症。

2. 跟以下的症狀有關: 高脂質血症、肥胖、高血壓、動脈粥樣化、糖尿病、酒精的攝取、副甲狀腺機能低下、前端肥大症、類肉狀瘤病、肝病、在大塊組織破壞後(大量核蛋白裂解)及大量核蛋白週轉(如myeloid leukemia惡性貧血strychnine中毒。

3.利用細胞毒性藥物治療白血病病患時,會嚴重上升。

下降:

Wilson's syndrome、Fanconi's syndrome、惡性腫瘤(Hodgkin's disease、多發性骨髓瘤、支氣管癌)、黃嘌呤尿、SIADH、adenosine deaminase及nucleoside phosphorylase的缺乏、低嘌呤飲食。

尿液上升: 白血病、痛風、Lesch-Nyhan syndrome、Wilson's syndrome、cystinosis、病毒性肝炎、紅血球過多症、鐮狀細胞性貧血。

下降: 黃嘌呤尿、尿葉酸缺乏、鉛中毒

留言

熱門文章